原标题:《我本是高山》这般深情的故事,理应得到更多的善待
2023年11月26日刊| 总第3431期
在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的一款海报上,几十个学生与张校长(海清 饰)“挤在一起”。她们或振臂高呼,或比着胜利的手势开怀大笑。这是影片剧情结束的瞬间,也是这些山区女孩新人生开始的瞬间。
由郑大圣、杨瑾执导,袁媛、陈麒凌编剧,海清领衔主演,陈永胜、柴烨、王玥婷、万国鹏主演,胡歌特别出演,刘雅瑟、杨皓宇友情出演的这部人物传记片,讲述了张校长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打破命运牢笼的动人故事。
影片上映当天,新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等央媒纷纷进行了报道。《光明日报》更于第二日发表评论文章,称赞其“对一个有大爱、有理想、有信仰的基层共产党员在面对困难,甚至是苦难时绝不放弃的精神有着充满情感的表达。”
“充满情感”的创作者总会对作品用心雕琢。《我本是高山》重视主人公的内心挖掘、塑造了鲜活的师生群像,还利用多元化呈现的“山”打通了视觉与情绪的感知,是一部将成长故事、人物传记、诗意情绪融合在一起的,极具感染力的影片。
三年三幕,成长长卷
传记片创作的一个难点在于时间段的选取,以及选取后通篇使用什么样的结构,来让一个人生片段呈现出戏剧性和代表性。
世界影史中的优秀传记片,很多是非常聚焦的。国产传记片过往经常令人不够满意的一点,便是贪多求全。近几年创作者们普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越来越重视聚焦。
然而,欧美传记片过于聚焦于主人公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并非国产传记片最好的解决方案。以本片取材的张桂梅为例,国产传记片的原型人物,很多都是在一个岗位上耕耘多年的人。
他们为人敬仰、感动全国,正是因为其履历中有一个在时间跨度上的坚守。电影若没有足够的时间跨度,就无法准确体现出她/他的社会贡献。
《我本是高山》在时间段上的选取,显得非常巧妙。影片只讲述了张桂梅以校长身份创办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前三年。由于她已经培养了十几届毕业生,所以单讲这一届必然是聚焦的。
同时三年时间又有足够的跨度,撑起了本片131分钟的大体量。高一、高二、高三正好将影片划分成时长均衡的三幕。高一是建置、高二是发展、高三是高潮及结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三幕之间的时间流逝由很多细节来推进。比如海清对张校长姿态上的细微拿捏,张校长吃药时的药量,学生们成绩的阶段性提高,以及校园的建筑进度。
高一时期的校园还是个半成品,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操场,还有个大水坑。高二时,校园已经不再是半成品,但也还谈不上标准化。到了高三,学生们发奋读书挑灯夜战的时候,校园从视觉上也符合了校园应有的样子。
其实校园的变化,正是学生心理的显化。高一时的学生,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不清,就像半成品校园一样迷惘。高二时的学生,大都已经有了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的想法,但如何才能做到,对自己能做到的信心,尚不明确。高三时的学生,不仅看到了目标,而且看到了通向目标的道路,即便还有坎、还有坑,也无法阻挡她们了。
除了时代感和剧情上的推进,三幕间还有人物命运上的伏笔与照应。诸多学生角色在高一时的伏笔,主创都在高二高三时给予了回应。比如玖朵云(罗解艳 饰)的听力缺陷是在高一入学时便埋下的伏笔,在高三时引出了张校长“巧用”捐助款的感人段落。
这当然不仅仅是在完成人物成长弧线,而是在将三幕进行有机贯穿。观众只有看到了一群人三年间付出了多少,才能信服于他们取得的成绩,并更加共情。《我本是高山》用细化的三年,拍出了高中三年人生的厚重感,构建起一幅成长长卷。
师生群像,亲历者与见证者
和很多传记片把九成的笔墨都放在主人公身上不同,《我本是高山》并没有把人物塑造局限在张校长一人身上。从戏份层面上来看,华坪女中是一幅鲜活的师生群像。年轻老师和山区女孩们,不仅性格鲜明,还有各自的故事。
和其它职业不同,教师这个职业是和学生相互成就的。教师是无法脱离学生而独立存在的。因此,写教师就一定得写学生。只有学生角色活了,教师角色才能活。
《我本是高山》的选角很有意思,教师角色都是职业演员饰演,学生角色则都是素人演员本色出演。郑大圣和杨瑾两位导演都有指导素人演员表演的经验,对片中小演员们的真情流露捕捉得非常到位。
山月(赵瑞婷 饰)、山英(美朵达瓦 饰)两姐妹是最具群体代表性的山区女孩。她们的生存困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她们对自己的认知也受到了很大的外力影响。山月的悲剧结局更是为山英的“反败为胜”积蓄了高浓度的情感力量。
由于影片从学校开学讲起,所以很难直接告诉观众这所学校建立前,山区女孩们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观众如果不了解山区女孩原本的人生轨迹有多糟,就无法体会到张校长办学对地域状况的改变有多大。于是,主创设置了山月一角,让她虽然看到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希望,却依然未能摆脱。
山月指代的是学校建立前的所有山区女孩。山英是山月的亲妹妹,因此她的“逆天改命”就有了延续性与镜面性,指代学校建立后,所有山区女孩都能走上的新道路。
相对的,玖朵云、唐小萍(郭莉娜 饰)、王彩娥(潘家艳 饰)等学生角色则属于个体代表性的山区女孩。主创对她们的描述重点,不是命运线,而是其所遇到的不同的困难与阻碍。
这些困难不是每个山区女孩都会遇到的,但相对于城镇家庭,山区家庭里更高发、更极端。主创写她们,就是为了写出山区女孩所遇到的现实困境的多样性。免费高中解决的是山月和山英那样的群体困境。玖朵云、唐小萍、王彩娥这样的个体困境,则需要更多的关爱来逐个击破。
这就又引出了教师群体的塑造。这里的教师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多的是育人。正如张校长所说,他们教授的每一个知识,改变的都是山区女孩上下三代人的命运。
刘雅瑟饰演的付春盈之前是张校长做教师时的学生,通过考学走出了大山。为了表达感激,她称张校长为“老妈”。因为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她非常能理解和认同张校长的理念和信仰。付老师站在讲台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为山区女孩们树立了榜样。
卢老师(陈永胜 饰)、龙老师(王玥婷 饰)和冯老师(万国鹏 饰)更是在张校长感召下默默奉献的代表。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都从心底里相信着张校长。身体上吃苦,精神上富足。当全班学生用手电向卢老师“告白”,一切付出都收获了回报。
无论是在这里读书三年的山区女孩,还是在这里挥洒青春的年轻教师,他们既是自己人生的亲历者,同时又是张校长人生的见证者。我的人生中有你,你的人生中有我。这便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人情味。
多元的“山”,多元的情感冲击
观众第一次在片中直接接受“山”这个讯息,是山月刻在屋檐上的字——我本是高山。随后观众会发现,“山”在影片里的呈现是如此的多元化。这些多元化的“山”形成了立意上的合力,从多维度给于观众情感冲击。
山月的刻字引出了华坪女中的誓词。当学生们一起念诵誓词,“山”又以听觉的形态传入观众耳中。
片中以山为场景的戏份随处可见。此时的山在视觉上以不同的局部出镜,具有多样化的写意。山可以是背景,可以是前景,更多的是人物所处的整个环境。
张校长为了亲自去到山月和山英的家中走访,走了很长一段山路。在镜头中,观众看不到“山”的模样,却感受到了山的压迫。观众不自觉地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生于此,能走出这些山的围绕吗?”
在高三篇章,张校长发现学生们给自己预设的高考目标普遍保守。于是,她让老师们组织所有学生登上山顶,得以从群山的山尖之上远眺。在老师们的指引下,她们的视线终于越过了山的阻碍,看到了更远的地方,看到了更高的天空,看到了更好的未来。
在此处的空镜里,“山”终于不再是主体,不再是视觉的焦点。原本被赋予了“恶意”的山峰,成为了美好图景中的一环。这个区别,只是因为人站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高山和溪流的最大区别,正是所处的位置。
至此,“山”在片中的隐喻被突显出来。细心的观众更会从高考试卷填写的镜头里发现,山英的全名并非“X山英”。“山”就是她们两姐妹的姓。“山”就是压在两人名字之上,一辈子都只能面对而无法回避的东西。
“山”在片中是阻碍、是困境,同时也是阶梯,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每个人出生后,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山”。翻不过去,便只能原地蹉跎;翻得过去,便能迎来璀璨朝阳。
视觉的、听觉的,文字的、实景的,具体的、抽象的,多种多样的“山”是影片主创描绘出的大写意,是影片立意的根本,是与观众沟通交流的载体。在这个大写意的氛围之下,片中的故事与观众的故事形成共振、达成共情。
国产电影在类型创作上,一直是摸索着前进,借鉴世界影史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同时寻找与本土诉求的契合。《我本是高山》以人物传记为类型底色,融合了揪心的成长故事和诗意化的情绪表达。这样的影片理应得到更多的善待。
【文/满囤儿】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