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一场电影值回四张票价,史诗电影《拿破仑》到底有多好看?
讲述拿破仑的传奇一生、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华金·菲尼克斯和凡妮莎·柯比搭档主演,这三点决定了《拿破仑》是我年度最期待的电影,没有之一。期待虽高但没有失望,毫不夸张地说,看一场《拿破仑》,能值回四张电影票,这是今年最为精彩、不能错过的史诗电影。
看完电影最直接的感受,86岁的雷老爷子一点儿都不循规蹈矩,他拍出了让所有观众惊喜又意外的拿破仑,它有别于常规的纪录片,有着与众不同的新鲜劲儿。
暴君、将领、军事家……每个人对拿破仑都有不同定义,雷德利·斯科特也一样,他拍《拿破仑》个人风格强烈,但又没给出这个传奇人物明确的定义,在他的镜头下,拿破仑的人设极为复杂,他是有天赋的军事家、是冷酷的暴君、是追求权利有野心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敏感脆弱的情种。电影在拿破仑和约瑟芬的爱恨纠葛中,将拿破仑的多面性相互交织,铸就他浓烈多彩、灿烂炫目的一生。
以此为基础,这部电影完全跳出了传记片冗长烦闷、苍白无趣的窠臼,集故事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随片附赠的黑色幽默恰到好处,超过两个半小时的片长仍然意犹未尽,全程没有点亮过一次手机,如此美妙的体验已经很久都没有过了。
其次,《拿破仑》美学表达非常出色,每一帧画面都带给观众极具冲击力的美学享受。
电影是集体创作,讲究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比如出色的摄影离不开灯光协助,美术的出彩少不了用心的置景和服装,要不是看过电影,很难相信雷老爷子如此高龄,还能有这么强的现场统筹、协调能力,保证电影自始至终都有如此高的品质。
实景拍摄、手工缝制的服装、细节到位的道具,决定了《拿破仑》拥有史诗电影的质感和历史题材的厚重感。雷老爷子通过这部电影又一次证明什么才是电影大师,影片的美学表达始终为场景和剧情服务,以此为前提做到最好。
电影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桥段,比如多数室内的夜戏,明暗相间的光线相当考究,更好的渲染氛围和传递人物内心;
大兵压境的战场上,则满屏清冷色调,战争的紧张和压迫感仿佛冲出银幕。而面对多个历史名场面,雷导也都奉上令人难忘的画面,比如埃及部分,昏黄色调佐以有质感的实景和漫天黄沙,特别有代入感。
而加冕大典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戏,摄影构图、光线运用、服装色彩搭配、氛围烘托等,营造出了油画般的质感,让人忍不住想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用作电脑壁纸。《拿破仑》的美学表达令人如痴如醉,仅这一点就值回票价。
第三点,拍拿破仑自然少不了战争戏,可是没想到电影会拍的如此凶猛、如此真实。
拒绝使用CG的不止有诺兰,还有雷德利·斯科特,不同的是,今年的《奥本海默》还是无可避免的用了一两百个CG镜头,但《拿破仑》从数百人骑马冲锋、热兵器鏖战,到冷兵器厮杀尽数实拍,当镜头贴近马匹拍特写时,皮毛和跑动时肌肉的纹理及马的喘息声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当对面大兵潮水般扑来,那一张张面目狰狞的脸配合冷兵器对撞摩擦的尖锐声,感受到了生死一瞬的战场压迫感。
电影再现六大征战场面,每场战役都各有特点,炮轰金字塔叹为观止,电影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观众啥大场面没见过?但远征埃及的这段,论震撼程度和新鲜程度,足以成为战争题材的名场面,银幕越大越震撼。又比如三皇会战,从大军冲锋、发现陷阱,到猛烈炮轰、落水殒命……
整个战役的冰冷、残酷和转折让人不寒而栗,这一段从天气到冰面到落水的细节都太真实了,在大银幕上实在找不到瑕疵,到家后看花絮才知道,这一段是数百人上阵的全程实拍,为了保证记录到足够素材,甚至动用了多达11台摄影机。而搭配另一场火烧莫斯科的战役,则构建出恢弘、独特的“冰与火之歌”,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奉上六场经典战役,仅大场面就值回票价!
最后还是要夸一下演员。菲尼克斯和柯比这对组合,对他们有多高的期待,就有相应高的要求,毕竟《小丑》珠玉在前,有点担心没有了小丑这个极致的角色,凤凰叔会“跌落凡尘”,变得苍白乏味。
看过影片之后方知担心是多余的,这一次凤凰叔收起了小丑的癫狂、神经质,很多时候他给拿破仑设计的是冰冷、平静的外表,但却能让观众充分透过外表感受到人物性格和内心情绪的变化,举手投足和眼神交汇间,尽显复杂多变的人物形象。而且,电影中拿破仑几次阶段性的身份跃升,凤凰叔都能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变化,实在厉害!
而凡妮莎·柯比,饰演“白寡妇”时,真没发现她原来这么美,电影中她和凤凰叔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两个人的对手戏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她塑造的约瑟芬同样复杂多变,美艳、优雅、放荡、自信……每一面都彰显无穷的魅力,如果选拔年度银幕CP,这一对肯定榜上有名。
所以说,《拿破仑》确实一张电影票值回四张票价。当然,超过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在各个层面的出色表现,也决定了只看一遍很难完全消化,这是值得二刷、三刷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