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3,影视剧的“恐舆症”加重
2023年12月26日刊| 总第3461期
有“小钢炮”之称的冯小刚,也得向观众服软了?
近日,冯小刚在《非诚勿扰》第一部的重映会上,透露了《非诚勿扰3》的创作细节,大致意思是,只要有同事或合作伙伴提出哪句台词或哪个镜头危险,他就会删掉。
“这种自我阉割式的创作过程并不轻松,很担心无意间就冒犯了哪个群体。”
这番话说出了当前影视剧创作的一大困境:但凡还活跃在市场上的创作者,自我要求已经从“要突破什么”,变成了“要避免什么”。
这便是舆情的威力。
其实不只是创作者,宣传层面也对这两个字避之不及。这一年来,无论是参加片方的内部看片会,还是与宣传人员对话,总结作品的亮点成为最不被关注的环节,指出风险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也不只是影视圈,各个行当都不希望跟舆情打交道,只不过影视业作为其他行业大佬口中的“小产业”,因其大众文化的特性,在今时的网络火焰战争中成了最瞩目的靶子。
01
从年初被骂到年尾,今年内地最卖座的电影《满江红》一直是社交平台上被嘲讽的对象。
这部电影刚上映时,人们对它的讨论还聚焦于文艺创作的范畴,喜欢的人可能被影片里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打动,也可能是被它唤醒了对岳飞的敬意;不喜欢的人,无法接受它高频率的刻意反转,或是对那句“杀了她可以,别玷污她”产生了生理不适……
但当几位网络大V加入战场后,舆论焦点开始转移。
先是质疑《满江红》的排片不合理,有影院同一厅存在排片过密的情况,每场间隔只有十分钟;
而后炮轰《满江红》的情节与《龙门镖局》里的一段对白重合,有抄袭嫌疑,逼得《龙门镖局》的编剧宁财神在朋友圈无奈回应“剧情根本八杆子挨不上,连英雄所见略同都贴不上”;
最后是质疑《满江红》宣发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常识,引发了大众嘲讽“影视圈文化沙漠”的又一轮狂欢。
随后,官方下场,表示将起诉几位大V,当事人则不甘示弱,声称要聘请专业财务人员,替人民群众查一查《满江红》的账。
究竟有没有偷票房?谁抢了谁的排片?谁又被资本所操控?谁比谁更爱国?人们得不出一个标准答案,但并不妨碍玩梗浪潮的到来。
张艺谋打算一镜到底拍《满江红》的采访视频成为了最火爆的鬼畜素材,凡有奇怪的新闻出现,这段视频就会被玩梗再配音。
无人在意那场没有结局的官司,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每个梗背后有何深意,但既然大家都在刷,都在嘲讽,感觉气氛很欢乐,不加入的话显得格格不入。
“爆款的终点是闹剧”,《满江红》的遭遇再一次印证了这一规律。
02
2023年的另一大现象级事件是“乐子人”的出现,这一新生物种所创造的舆情,某种程度上让国产剧的风评走向了失控。
看《狂飙》时,很多人无视男主,瞩目反派阵营,记下金句,寻找快乐;看《长月烬明》时,乐子人绕开男女主的爱情,反而拜入“欢门”(陈都灵饰演女二天欢),从女二角度对男女主的剧情展开解构;这种心态,到《我的人间烟火》时达到了顶峰,网友们主打“一集剧没看,一个梗没错过”的心态快乐了整个七月。
剧集所兜售的主角、剧情、立意,不幸成为网友二创的素材,宋焰(杨洋 饰)和许沁(王楚然 饰)的变格文学散落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明星粉还想控评?乐子人直接掀桌,男主角瞬间成为群嘲的对象;创作者为观众设定好了官配和主线?乐子人再掀桌,从配角中打捞一个角色狂捧,魏大勋被追捧为“新中式霸总”。
观众变得不好糊弄了。无视营销,反对饭圈,倒逼影视创作,是好事。但《我的人间烟火》无疑也变成了牺牲品,今年豆瓣的最低分2.8分,显然不是用正常的评价标准打出来的。
路人翻看豆瓣评价时,看到不到三分的成绩,恐怕也没有时间深究,只会留下一句“烂剧”的评价吧。
而对魏大勋本人来说,如何提及这段与低分剧绑定的荣耀时刻,肯定也是难题。
03
影视剧一旦跟历史扯上关系,就不会缺乏争议。
今年暑期档的爆款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风头正盛之时遭遇迎头痛击,洛阳市隋唐史学会称影片《长安三万里》中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部分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与真实历史不符,极易误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影响历史人物出生地、事发地的同胞感情。
不仅如此,洛阳市隋唐史学会还委托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向制片方发出律师函,要求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制片方、导演、编剧等发表纠错、致歉声明。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所谓“情节与历史严重不符”的地方,分别是:李白与杜甫第一次相逢在洛阳,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长安;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阳,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长安;“一日三绝”发生在洛阳天宫寺,并非影片中描写的扬州;救下郭子仪的是李白,并非影片中描写的高适。
消息一出,引爆舆论。不过幸运的是,尽管有一小部分人支持该学会的诉求,但主流声音站在了《长安三万里》一方,片方承受的压力不大,舆论也没有进一步失控,反倒是不少圈外人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对影视剧的同情:影视剧究竟有没有被大众尊重过,怎么就变成了任人揉捏的软柿子、随时被碰瓷的倒霉蛋?
04
暑期档的另一位赢家《封神》仿若经历冰火两重天。
前半段硬是靠着自来水们的宣传攻势和包场完成逆天改命,“质子团”和导演乌尔善秒变舆论宠儿,口碑和票房一路上扬,幕后纪录片《封神之路》出圈,售后综艺《封神训练营》火速安排,逆袭之路让曾经看衰之人为之震惊。
后半段风波不断,有人将矛头指向导演乌尔善的过往言论和人际关系,攻击《封神》中的所谓私货,奇谈怪论的总结让人瞠目结舌,也让吃瓜群众闻风而动。
更要命的是,部分“封神”质子团成员遭遇塌房危机,真假难辨的情感故事在网上流传。
作为投资甚大的神话片,《封神》自从立项起就命运多舛,上映日期一推再推,第一部的成功让人感叹“好饭不怕晚”,但不知道一桩桩闹剧过后,《封神》第二部和第三部还能否如期上映?上映之后又有怎样的舆情等着它?
观众已不仅仅是观众,而变成了情感的过度投入者和没有边界的窥探者,甚至还会进化为入戏过深的参与者,所以舆情这柄双刃剑总是倒转。
05
今年对影视圈触动最大的一桩舆情事件,莫过于围绕着《我本是高山》的争端。
这几年,创作者需要舆论上的安全感,制片方需要盈利的确定性,创作者和制片方向主旋律靠拢是一个比较安全的选择。剧集是以女性观众为基本盘,电影讨论中女性声音也往往占据优势地位,所以题材选择和立场站位向女性倾斜也是情理之中。
而电影《我本是高山》本算是如今舆情环境下的保险项目,把以上两个元素都占了。论主旋律,主人公张桂梅被称为“改写大山女孩命运的擎灯人”,被写进了共和国史;论女性主义,她带着一群大山女孩逆天改命,彰显着真正的女性自立。
没想到,安全地带叠加安全地带,最后出来的竟是一点就着的火药桶,引来不同群体的声讨。
正所谓,怀疑一旦开始,罪名就已经成立。面对汹汹物议,编剧的回应失态,其他主创毫无还手之力,官媒下场也未能平息事端。
对文艺作品不作文艺评论而一味打棍子、扣帽子;把女性视角发展为极端女权,搞“男导演原罪论”;不看就评,不了解事实就喷……《我本是高山》遭遇的舆情围攻是不正常的,也是令人同情的。舆情沿着这样的方向走下去,受到损害的绝不只是文艺创作。
让人好奇的是,剧集《大山里的女校》本就难产,眼观这次风波后不知还剩多少心劲儿;让人悲观的是,哪里有什么“安全”地带,舆情的到来从不看题材的脸色。
06
对人们谈之色变的“舆情”,曾有人提出,过去叫“批评”,现在叫“舆情”,为什么过去的创作者能忍受批评,现在的人却无法承受舆情了呢?
确实,抛开创作本身,臆测主创人员的私意,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今天很多我们所认为的经典作品,并不是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经典的,很多作品在当时承受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很多主创经历过一场场骂战。
只不过,彼时的创作者哪怕被舆论溅得污泥满身,还是可以拍拍衣裳,爬起来继续往前走,而今则不同,当各方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时,没有人可以承受舆情导致的后果。既想获得广泛认可,又怕被放在高光之下审视——赞美和鞭挞往往一线之隔,创作者和制片方从未像现在一样进退失据。
电影《玉面情魔》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曾在一次采访中用“认知论危机”来形容今天的观众,即人们无法从网络上获取新知,甚至丧失了求知的意识和愿望,而是通过大数据精准投放的信息,在茧房中不断印证自己的已知,确信自己的正确。
从2023年的舆情事件中不难发现,当声音形成声势,孰对孰错就不再重要,获胜者永远是声音最大的那一方。人们相信的是,让敌人(资本、明星、既得利益者)所恐惧的东西,就是绝对正确的真理。
有没有解决之道?首先是回归文艺评论,不要把褒贬文艺作品当作争夺利益、饭圈倾轧、思潮斗争的工具。
第一步做到了,接下来就需要创作者和制片方有承受批评的大心脏。让人放开进行文艺褒贬,天塌不下来。
其实挺难的。但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文/午言绝】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