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喜剧人,就不配当影帝?
“喜剧创作难,但是地位并不高。”
说出这句话的,是内地数一数二的喜剧演员沈腾。
3月11日,第一届澳门国际喜剧节正式开幕。
开幕论坛嘉宾,请到了张艺谋、宁浩,这两位执导过多部喜剧片的知名导演。
沈腾和马丽,这对公认的内地最佳喜剧搭档,共同担任发起人。
众多喜剧人齐聚的场合,本该是热热闹闹的。
然而沈腾,却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
或者说,指出了一个很矛盾的现象。
张艺谋毕竟是老戏骨,立刻找补:
“从商业价值和影响力,喜剧都是排第一的。”
*毕竟他已经连着执导两部喜剧了
这话说的没毛病。
咱们回看票房榜前三,就有一部是喜剧。
去年的票房榜第一,也是喜剧。
还在散发着余热的春节档,有四部撤档。
剩下的四部,无一例外,全是喜剧。
再往前倒,引发众多打工人共鸣的《年会不能停》,也是一部标准的喜剧。
就连最近爆火的现象级作品《周处除三害》,都有十分明显的黑色幽默元素。
如此优秀的票房表现,一方面证明了喜剧片的市场价值。
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普罗大众的认可。
但是,张艺谋很微妙地回避了一个问题——喜剧片和喜剧演员的地位。
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似乎都对喜剧不屑一顾。
近几年,只有屎尿屁横飞的《悲情三角》的导演鲁本,拿到过金棕榈奖。
奥斯卡奖,号称美国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电影类奖项。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近几年里只有《鸟人》和《瞬息全宇宙》得过奖。
后者还是因为美国政治正确,拿到不少“附加分”。
国际奖项排斥喜剧,国内奖项则青睐历史正剧。
沈腾本人对此深有体会。
他在2022年的第36届百花奖上,经历过0票出局的尴尬处境。
虽然大家都知道,金鸡百花的“含金量”。
但玩得这么明显,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为什么电影圈,这么不待见喜剧片?
为什么喜剧演员,在影视圈里处在鄙视链底层?
其实这种怪现象,早已存在多年了。
首先,中国古代存在各种形式的喜剧。
比如宋元的杂剧、清末出现相声,都是喜剧的雏形。
给皇帝逗乐的俳优、杂剧的优伶戏班,应该算最早的喜剧演员。
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所受的欺辱更是多于常人。
到近现代,喜剧有了更具体的“样貌”。
它是东北的黄色二人转,是天津的天桥荤段子相声,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
喜剧人的社会地位,说“戏子”都算高攀,比叫花子强不了多少。
单论喜剧电影,应该从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等人投身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以后,拍摄的一系列“滑稽短片”算起。
夸张地表现十里洋场的俗人奇事,展示了上海都市众生相。
可以说,喜剧片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
但是碍于政治、社会因素影响,喜剧片的作用被严重忽略了。
比如,提到为电影争取市场,大家都知道《火车进站》。
却很少有人提起世界第一部喜剧:《水浇园丁》。
由此可见,对喜剧以及喜剧演员的轻视,自古有之。
除此之外,我认为喜剧的特殊性,也是它不被待见的原因之一。
别说什么“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喜剧的底色是悲剧”,那都是扯淡。
悲剧不要面子的吗?要当你喜剧的内核?
喜剧就是逗乐,满足观众的最基本、最低级的生理需求。
所以几乎没人不爱看喜剧。
喜剧的功能性,注定了它没有足够的篇幅,来增加文本厚度、深挖主题内涵。
否则故事讲深了,观众看懵了,就笑不出来了。
*北京日报锐评《龙门镖局》太深奥
很多观众看的时候嘎嘎一顿傻乐,看完了那点小小的虚荣心就出来作祟了。
人还没走出电影院,就去某瓣打了个两星。
并点评:深度不够。
这就是为啥某瓣对动作片、恐怖片和喜剧的打分极为苛刻。
因为这三种类型片,满足的是观众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最低级的生理需求。
况且喜剧的深度确实不够,所以很难入围高端大奖。
2019年的《圆桌派》中,王晶接受窦文涛的采访,曾经吐露过心声。
作为公认的“烂片之王”,就连他也“看不起”喜剧。
认为喜剧片在电影市场里地位低,王晶拍的喜剧就经常被媒体说低俗,还被拿来跟王家卫比较。
王晶心底里也更认可文艺片,他给许鞍华投过不少钱,担任《桃姐》的制片人。
还有个比较偏的角度。
一部好莱坞视效大片,和一部国产喜剧片,票价差个十几块。
前者斥巨资打造,后者成本只有前者的零头。
观众的感受天差地别,肯定会觉得喜剧“不值这个价”。
所以喜剧的票房表现很好,但口碑大多在及格线上下。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代入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喜剧往往具有贴近性。
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自然又亲切。
演员也都很接地气,可正是因为这种贴近性,让部分观众产生了一种错觉:
喜剧演员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演技,也不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
和正剧演员相比,喜剧演员嬉笑怒骂形于色,举止夸张疯癫。
当他们被和“滑稽小丑”划上等号,观众又怎么可能给予充分的尊重?
甚至当逆反心理和仇富心理发作,还会觉得喜剧演员不配赚得盆满钵满,享受很高的社会地位。
所以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都普遍轻视喜剧演员。
对于喜剧演员而言,有一点比“轻视”更可怕。
刻板印象。
*葛优演啥都让人发笑
一旦被打上喜剧演员的标签,就很难再改变戏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当沈腾在《满江红》里痛苦挣扎,观众却难以共情,只有反差带来的荒谬和滑稽;
当马丽在《第二十条》里伤心落泪,观众却还沉浸在她上一秒的“彪悍”里;
当徐峥在《我不是药神》里,为癌症患者们痛苦挣扎的时候,观众却很难从“囧”系列里走出来。
为了获得业界和公众的认可,喜剧演员们几乎都在转型。
赵本山凭借在《落叶归根》中的出色表现,提名第33届金像奖影帝,惜败于《色戒》的梁朝伟。
而后在《一代宗师》饰演丁连山,表面上是优哉老者,实则关东之鬼,暗夜孤星。
身上承载着最中国、最通透的乱世哲学。
就连曾经击败他的梁朝伟,都差点接不住戏。
赵本山的老搭档范伟,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拿下第53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在《漫长的季节》里,他又是失孤的父亲,在老婆孩子的幻象中,苦苦追寻着真相。
观众忍不住感慨:“喜剧演员,是我对范伟最大的误解。”
却没发现,自己对于喜剧演员,也有着很深的成见。
王宝强喜剧出道,当过打星,拍过烂片。
演员代表作《hello!树先生》,一支烟抽出十八种花样来;
导演代表作《八角笼中》,展现出了他对草根阶层的回望,以及自己能够想到的“出路”。
而有的演员,则在对立的道路上狂飙猛进,稳定产出大量影视垃圾。
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邓超和孙俪两口子的《恶棍天使》。
2015年之后,类似的烂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
它们都有相似的特质:
笑点是尴尬的,段子是低俗的,表演是浮夸的,制作是粗糙的,目的是赚快钱的。
作为一名影视区up主,其中绝大部分我都看过。
真不是某瓣对喜剧有偏见,实在是有些破玩意烂得出奇,评分实至名归。
如此劣币驱逐良币,用心打磨的喜剧佳作都被洪流埋没。
对喜剧和喜剧演员的轻视,也就积重难返了。
我认为,上至高高在上的学院派,功成名就的电影艺术家们。
下到平民百姓,普通观众。
都应该重新认识喜剧。
《都市风光》第一次将“音乐”,当作一种结构性元素,进入了中国电影;
《太太万岁》,深刻而细腻地描写女性心理,版本领先现代好几十年。
《黑炮事件》另辟蹊径,开创了国内黑色幽默的先河;
《甲方乙方》为内地院线,首创了“贺岁档”……
这些不同年代的喜剧片,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偏见是一座大山,很难轻易撼动,歧视的消除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作为喜剧创作者和演员,不妨试试转变心态。
即便主流电影节不认可,电影圈不待见。
但喜剧片的市场价值、商业成功,是电影节电影比不了的。
与其强行变道,不如在自己的赛道走远一些。
喜剧大师卓别林,有人怀疑过他在电影界的地位吗?
“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被称为“用卓别林方式演戏的英国金凯瑞”。
没人能质疑他的影史地位。
我始终相信一点:任何事情,只要你做到极致,都能成功。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
在看护肝,观众老爷点个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