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

    綜藝資訊 理性讨论,“姐姐”第五季《乘风2024》到底怎么样?
    首页 綜藝資訊 理性讨论,“姐姐”第五季《乘风2024》到底怎么样?

    理性讨论,“姐姐”第五季《乘风2024》到底怎么样?

    原标题:理性讨论,“姐姐”第五季《乘风2024》到底怎么样?

    4月19日,“姐姐”IP第五季《乘风2024》上线,并迅速冲上猫眼综艺、微博综艺、云和数据、灯塔专业版等榜单榜首,与参赛姐姐们相关的话题,更成为互联网热议的对象。

    从播出实绩与讨论热度来看,《乘风》依旧能打。但或许是人们对于“姐姐”系列的感情与其他综N代不同,大家希望它能做到“比好更好一点”,所以新一季节目播出后,好像关于节目的批评声变多了,而且有些观点很犀利、很尖锐。

    那么《乘风2024》真的这么不尽如人意吗?这些批判观点是单纯的情绪发泄,还是确实指出了真问题?行至第五季的“姐姐”应该走向何方?不如我们就从观众们提出的问题出发,理性地讨论一下新一季“姐姐”的得与失。

    没人、没TOP、舞台少,“姐姐”究竟怎么了

    搜集了当下关于姐姐的批判并归类,观众对这一季姐姐的不满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没有镇得住场子的“大姐大”;二、疑似出现“用人荒”;三、“重真人秀轻舞台”。

    先说没有“大姐大”了。

    “大姐大”即节目中的话题人物,以第一季的宁静、第二季的那英最为典型,是人气、实力和话题性皆备的类型,而且自己还很有造梗接梗的能力。第三季,节目更是让两位“大姐大”同台对垒。

    但在“交锋”结束,浪姐的故事线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动:“大姐大”这一贯穿三季的经典角色形象正在被弱化。第四季虽有“大姐”孙悦坐阵,但美依礼芽、Amber等中生代艺人开始突出重围;第五季,刘忻、陈昊宇、陈丽君等,占据了热度榜首。

    如果说此前浪姐遵循着“众星拱月”的叙事套路,那么,“分庭抗礼”更像是未来“后浪姐”时代的叙事格局。

    或许没有了“大姐大”作为典型人物集中火力、吸引眼球,会为节目带来阶段性的阵痛,但在冷眼来看,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不再倚靠“大姐大”叙事套路,让更多出彩的姐姐得以脱颖而出,对节目长期的发展而言,绝不是一件坏事。

    同时,“姐姐”是群像节目,我们都知道,人在群体中展现出的样貌与自己单打独斗时是不同的,在群体的合作下,观众可以更多了解立体真实的姐姐。而“姐姐”的IP之所以能够一做就是五季,也正是因为在这档节目里,观众能够看到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姐姐们的另一面。

    因此,没有了“大姐大”的绝对压制,各个组合实力及人气更为平均,群像的叙事优势就更容易显现。

    新一季一公的《发如雪》组,萨顶顶、陈丽君、陈昊宇和柳岩四个完全性格迥异的姐姐就产生了最好的化学反应。她们凑在一起,既有好笑有梗的一面,也有走心催泪的一面。就像网友说的“单独拎出来都挺正经的姐姐,凑一组全疯了”,这就是群像叙事下产生的化学反应。

    再说第二个问题,用人荒

    这不是“姐姐”IP一家面对的困境,几乎所有综N代都被吐槽过“永远是熟悉的面孔”“找不到新人”。具体到“姐姐”,其实不是用人荒,而是“观众熟悉又没怎么上过综艺的姐姐变少了。”

    “用人荒”造成的另一个问题,“大爆款”式的姐姐变得稀缺。第三季有王心凌带来的集体回忆杀,海外选手郑秀妍的话题度也不遑多让;第四季美依礼芽一首《极乐净土》直接B站封神,一公小美和龚琳娜的合作舞台更是经典中的的经典。

    客观来说,这一季《乘风》初舞台和一公二公都已经播出完毕,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引起全民热议的“大爆款姐姐”。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一季节目,跑出来一个王炸或者几个代表人物,节目就算是立住了。这一季的“姐姐”确实没能在起跑线上得到流量的眷顾。

    但平心而论,冷眼倒是很看好这一季节目姐姐们后期可培养的黏性观众。

    其一,这一季观众不怎么熟悉的“新人”多,“新”意味着成长和养成感。比如海外姐姐们。俄罗斯姐姐Mari就是靠着初舞台和一公的表现,完成了和观众从彼此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人虽因故退赛,粉丝黏性却在上涨,还有热心观众去隔壁《歌手》帮她毛遂自荐。

    其二,有“新鲜感”的故人也很多。这一季的姐姐,像郭书瑶、谢金燕等,观众对她们不陌生,但也说不上多了解,只知道一两个标签。节目让她们从扁平变得立体,在这个变化成长过程中,观众的黏性也就形成了。

    比如郭书瑶,观众对她的了解就是早年的“童颜巨乳”,通过组队、磨合的叙事,我们发现瑶瑶其实是个情绪稳定而且会苦中作乐的人,一公和两位海外姐姐在一起,虽然语言不通还是会自嘲“原来我是英语最好的”,二公阴错阳差跟韩国姐姐Nicole一组,继续担任组内翻译。

    从社交平台的讨论也能看出,这一季姐姐属于“后劲足”的类型。和前几季相比,初舞台确实没有特别炸的,但观众会更期待以组合方式亮相的姐姐,如何排兵布阵取长补短。

    最后再说重真人秀轻舞台。

    这是冷眼觉得最冤枉的一点。

    与其他音综相比,“姐姐”真人秀的分量确实更重。但冷眼从来不认为,重真人秀轻舞台是个问题。

    首先,姐姐们大部分都不是专业的唱跳歌手,又或者反过来说专业的歌手有属于他们的舞台,不必非得到《乘风》来。让一群非专业的姐姐短时间内速成,强行押宝唱跳舞台出圈,这并不现实,在市场同类节目中也没有竞争力。

    相反,从第一季开始姐姐打动我们的首先是她们的人生、经历与选择,然后才是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舞台。所以挖掘每个姐姐的故事并精彩呈现,才是浪姐IP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女性为主的音综很多,“姐姐”的看点不是舞台是平台。不同的姐姐藉由这个平台,把自己的故事和观点告诉大家。

    像范湉湉,她说自己一直是“很用力过猛地活着”,因为作为一个外形没有那么漂亮的女演员,不这样就很难被看见。这种“用力过猛”带来的结果并不都是正向的,但作为一个没有多少底牌的女性,冷眼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种无所谓体不体面的蓬勃生命力,野蛮生长依旧动人。

    再比如陈丽君,她传递出的,是一种绝对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源于对舞台的热爱与过硬的实力,即使“姐姐”要的,和她从事的越剧行业并不完全相同,但那句“害怕是我的本能,要去做是我的选择”,敲醒了多少因赛道选择而迷茫的女性。

    新一季的“姐姐”开始,捕捉到了女性更普世的困境,也在通过姐姐们的观点去为这些女性困境提供一些解法,像范湉湉对应的是底牌不多的女性如何破局、而陈丽君则是女性如何转换赛道挑战新事物的问题。

    姐姐不只是节目,更像是“平台”

    从一个脑洞到一个IP,历经五季的“姐姐”存在意义已经远不止一档“女性唱跳节目”,冷眼更想把它定位成一个“让女性被看见”的平台。

    还记得当初为什么有“姐姐”这档节目吗?因为市面上的大部分音综被年轻的妹妹们包揽,选手一过了25岁就被贴上了“老菜皮”的标签,音综带来的长尾效应又让这些年轻的妹妹们更容易其他综艺、剧集的投资方所青睐。

    这种“唯年轻论”,一方面这就使得30 的姐姐处于被市场长期忽略的尴尬状态;另一方面也让社会上的女性对于年龄充满恐慌。“姐姐”第一季的开播爆红,一是因为新鲜,二是因为切中了社会情绪。

    节目中姐姐们受困于年龄带来的桎梏,但大家愿意为了这个“被看到”的机会去拼一把,女性议题就是“姐姐”IP带火的。

    冷眼至今还记得《乘风破浪的姐姐》当年的“百万文案”:“三十而立,我们从每一寓言里,辨认自己,也认识他人的内心,他人的真理;三十而骊,骊色骏马,飞云踏海,我们关心成功,也关心失败,更关心每个人要面对的那座山。”

    女性,是时代叙事最重要的切面。在姐姐身上,我们观照到了自己。要知道,在当时那个“30岁还没成功人生就完蛋”的大环境语境下,有这么一档告诉观众“三十而骊”的节目是多难能可贵。

    即使现在女性话题节目已经遍地开花,“姐姐”IP仍旧是30 姐姐被看到、焕发新的光芒的最佳平台之一。无论在赛程中走得有多远,大多数姐姐都通过节目获得了更多曝光与工作机会。保证节目可看性的同时,为参与嘉宾带来更多曝光与机会,这就是“姐姐”能够一做就是五年的原因。

    陈丽君商务

    而除了娱乐圈30 的姐姐需要被看见,其他行业的姐姐也需要被看见。

    从第三季开始,姐姐的人选就不再只是演员或者歌手了,而是扩展到了其他行业。比如第三季的滑雪运动员徐梦桃、第四季的足球运动员赵丽娜、这一季的越剧演员陈丽君、电竞选手miss和红人周扬青。

    如前文所说,“姐姐”这个IP已经不再是一档热门节目了,它是一个拥有对外输出能力的平台,那些不被观众所熟悉的事物,可以通过“姐姐”IP扩大自己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比如越剧。学越剧是一件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情,陈丽君在节目中曾经提到自己都30岁了只能养活自己没法养活爸妈,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内疚。不是她不努力或者没有天赋,而是越剧一直处于曲高寡合的状态,有购买力和传播能力的年轻人,对越剧的关注度并不高。

    当年被老师寄予无限厚望的李沁,选择放弃昆曲转投电视剧行业,就与传统文化行业很难养得起家人有关。如今有了“姐姐”这样一个具备放大效应与传播力度的平台,传统文化有了更多走向大众的方式,对于从业者来说或许养活自己和宣扬传统文化就不再是矛盾了。

    不止越剧,其他传统文化或行业,都可以复刻这种路径并从中受益。那些面临着“后继无人”危机的行业,说不定就会因此获得改变与新生。

    海外艺人也需要被“看见”,有话题有悬念的综艺节目无疑是最佳有效途径之一。海外姐姐已经成为“姐姐”IP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上一季的芝芙、小美,就是通过“姐姐”这个平台被更多观众所认识并喜欢的。

    特别是芝芙,越南娱乐在国内受众很窄,在《乘风2023》播出前,观众对她几乎是全然陌生的。而这档节目让大家认识了爱笑有实力性格也很好的芝芙,同时对其他越南明星产生了好奇,这一季越南姐姐孙夏玲的出现正好丝滑承接住了观众的期待。

    俄罗斯姐姐Mari是又一个典型。因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原因,俄罗斯娱乐圈与国内几乎长期处于“失联断档”的状态,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俄罗斯歌手还是十年前活跃的vitas和polina,没有人熟悉俄罗斯新生代歌手。

    通过“姐姐”这个平台,Mari有效地让内地观众记住了自己,甚至有网友表示希望隔壁《歌手》节目组邀约Mari,因为她的实力真的很强。文化交流的桥梁,就这样顺利地搭建起来了。

    冷眼也发现,这一季的“姐姐”也开始更关注文化输出了。外国姐姐的到来,意味着海外观众会被吸引观看节目,于是“姐姐”成了对外的窗口。这一季的公演以24节气为主题,还请到了杨雨老师在每一次公元前给大家讲解不同节气的意义,这种文化输出的方式以及门槛,对外国人来说显然更友好、更容易接受。

    《乘风2024》确实还有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赛制的调整,对叙事结构和人物弧光打造都没什么太大帮助,还不如不调。但冷眼个人依旧很喜欢这一季的节目,说它是市场上最好看的女性综艺并不算过分溢美。

    人适应新事物是需要时间的,从舞台变平台,从个人到群体,定位与叙事的调整肯定会让观众不适,那么能不能让观众最终接受这种变化则考验着创作者的功底。有成功路径在前继续求变的精神,冷眼觉得值得鼓励。

    “姐姐”IP的底层逻辑不就是走出舒适区锐意求变吗?也希望节目组能够坚守住新方向,如果因为怕挨骂下一季又改回去了,那可真是违背了“乘风精神”。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新说唱2024 :全员神金“癫疯 ”对决
    下一篇
    原创 歌手救兵来了?杭盖乐队支援那英,导演洪啸发文喊话其他报名者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