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

    電影資訊 原创 31亿票房只是个开始,于和伟、王劲松、万茜,又要掀起一波新高潮
    首页 電影資訊 原创 31亿票房只是个开始,于和伟、王劲松、万茜,又要掀起一波新高潮

    原创 31亿票房只是个开始,于和伟、王劲松、万茜,又要掀起一波新高潮

    不久前,于和伟新片《援军明日到达》官宣定档,网上就炸开了锅。

    咱们也不藏着掖着,这次争议的声音,确实超过预期。

    核心的争议点,其实就是两个。

    第一,这部影片呈现的是国军抗战。

    即发生在1944年6月的衡阳会战,守军为国军第十军,敏感程度可想而知;

    第二,领导这场战役的国军最高长官,在战役末尾的投降行为,存在极大争议。

    所以,要拍好这个故事,既让影片通行院线,还要让观众买账,难度不言自明。

    主导这个战争片项目的,是著名编剧刘和平。

    或许是因为出生于衡阳,刘和平决心将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并且亲自出马担任总导演。

    不久前,这部影片也发布了首支预告。

    看完预告后,有三个问题在皮哥脑海里油然而生:

    一、描写国军抗日题材的电影,以往成功的先例有多少?

    二、对于还原好历史,电影需要面对哪些“难点”?

    三、刘和平的才华,能否撑起他的野心?票房能否超过《八佰》?

    围绕这三个问题,下面皮哥就带大家来展开说说,预测一下电影的故事走向,其在6月院线市场的前景又会如何?

    01、

    我们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过程长达14年。

    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在这14年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达到3500万以上,亦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因此我们的抗战题材电影不仅数量庞大,主题上也是多种多样。

    有教育片题材的《地道战》、《地雷战》;

    有表现小人物故事的《小兵张嘎》、《鬼子来了》、《黄土地》、《大捷》;

    有揭露日寇罪行的《黑太阳731》、《南京!南京!》、《拉贝日记》。

    但这其中,真正正面表现国军抗战的电影其实不多,甚至一双手就数得过来。

    比如1986年杨光远、翟俊杰导演的《血战台儿庄》。

    电影由李宗仁将军的原秘书程思远协助创作剧本。

    前后经过了17次修改才最终定稿,力求真实还原抗战历史。

    电影上映后在内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认为是最贴近史实的抗战巨制。

    后其电影拷贝录影带,经新华社辗转送给时任台湾领导人蒋经国观看。

    蒋经国在看过电影后亦赞赏有加,并认为这是与大陆改善关系的契机。

    于是在不久之后,蒋经国决定开放两岸“三通”。

    因为有了创作《血战台儿庄》的成功经验,杨光远导演在1994年又推出了《铁血昆仑关》。

    这是以1939年的昆仑关战役为故事蓝本创作的电影,其耗资达3000万元。

    作为《血战台儿庄》的姐妹篇,其服化道和战争场面的呈现都更加真实细致。

    可惜因90年代两岸关系恶化,电影在拍摄阶段便遭遇了重重困难。

    完成后竟被束之高阁,禁映长达15年之久,直到2005年方才解禁。

    由此可见此类题材电影实在非常难拍。

    既要讲究真实还原历史,又要规避审核的困难和风险。

    相比之下,港台两地的抗战电影拍摄就相对要宽松很多,亦涌现出不少好作品。

    比如胡金铨导演早在1965年就拍摄了《大地儿女》;

    丁善玺导演在1975年也推出了经典《八百壮士》;

    还有张彻导演在1976年也拍了《八道楼子》,这些都是抗战题材佳作。

    我们大陆这边,近年来能够引起强烈反响,并取得商业成功的抗战电影,就只有2020年管虎导演的《八佰》值得一说。

    电影根据发生于1937年10月底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改编。

    奉命驻守四行仓库的国军88师524团第1营共450余人,但号称“八百壮士”。

    电影于2018年4月拍摄完成,但送审、修改、定档都经历一波三折,最终于2020年8月21日上映。

    虽然公映版本经过反复修改,很多镜头和情节都被剪掉,片长也由原来的160分钟剪辑成了147分钟。

    但整部影片还是收获了不小关注,最终拿下31.1亿的票房成绩。

    单就主题来说,《八佰》或许没能达到《赛德克·巴莱》那样的思想高度,与国际上那些成名的二战电影也有一定的距离。

    但就真实还原历史,追求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八佰》所达到的成就,便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

    上面列举的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主创从剧本创作时起就对历史还原度严格把关。

    在服化道上,也会追求1:1复刻,军事方面的排兵布阵和战术运用,也都十分考究,即使军事迷们拿着放大镜,也很难挑出毛病。

    我们追求尊重历史和还原历史,对抗日战争那段沉痛的历史来说,更需加倍认真。

    抗战电影必须做到认真对待历史,让观众看到战争的残酷与悲壮,烈士们的无畏与牺牲,并从中得到启示。

    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02、

    拍这部电影,最让刘和平导演头疼的,无疑是一些历史方面的“难点”。

    想要了解这些难点,就必须先了解衡阳会战这段历史。

    1944年,随着《开罗宣言》的通过和滇西反攻的发起,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为了扭转不利局势,日寇调集12个师团、50万兵力,在中国发动“一号作战计划”,开始了侵华以来最大规模的进攻。

    6月18日长沙沦陷,23日,日军调集11万兵力,大举进攻衡阳。

    衡阳守军奋起反击,打响了“衡阳保卫战”。

    当时负责驻守衡阳的国军陆军中将方先觉,手握第十军1.8万兵力,接到“固守10天,等待援军”的命令,于是组织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积极备战。

    开战前,第十军动员城内30万居民迅速疏散,又发动民众毁掉日寇必经的桥梁,破坏道路,切断日军的进攻路线。

    同时利用衡阳周围的丘陵、河川、房屋、城墙、街道,挖掘战壕、修筑暗堡、拉铁丝网等,构筑防御工事,这些都对打击日寇起到很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准备充分,加上衡阳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让第十军得以从1944年6月21打到8月8日,坚守47天。

    粉碎了日寇计划在7天内拿下衡阳城,打通湘桂线的黄梁美梦。

    在47天的进攻中,日军不仅动用飞机大炮向我军阵地狂轰滥炸,还倾泻了大量燃烧弹和毒气弹。

    从电影的预告片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场战争的惨烈。

    日军投放炸弹、燃烧弹、毒气弹的镜头,也得到还原。

    经过47个昼夜的激战,第十军歼敌2万,伤敌近6万人。

    但也付出了牺牲1.6万精锐的代价,最后第十军仅存1200余人。

    最终衡阳被敌突破,守军既得不到接济,又等不到援军的到来,打到弹尽粮绝。

    为了保全伤兵,曾经声称“绝不出衡阳”,要“一死为国”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决定率部向日军投降。

    方先觉与日军谈判照片

    其后方先觉被囚禁了3个月,于11月19日经第19师派队护送逃回重庆。

    皮哥讲到这里,聪明的网友想必已经知道,《援军明日到达》这部抗战电影的“看点”和拍摄“难点”都是这三个——

    第一,战争场面如何呈现?

    衡阳城长达47天的保卫战如何打,军民抗战的决心与英勇如何体现?

    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如何呈现,从指挥官到普通战士的群像又该如何塑造?

    这些都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

    从放出的2分钟预告片中,我们已能大致看到电影的质感,但最终的效果如何还是个问号。

    第二,军长这条线,处理难度极大。

    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在坚守47天之后,最终选择投降。

    投降和战败被俘不一样,某个角度来说,投降就意味着变节。

    方先觉也因此至今仍背负巨大的争议。

    有不少人理解方先觉的做法。

    衡阳守军原本只需坚守10天。

    但他在等不到援兵和补给的情况下仍坚守47天,已经做到尽忠尽职。

    方先觉为了保全受伤的士兵,而选择投降日军,也是无奈之举,不应受到过多的谴责和非议。

    还有很多网友以事实定性,认为抵抗是有功,但投降的污点,也不应抹除。

    刘和平导演会怎么拍摄这出投降戏?

    其实可选项不多,我们也可以大胆预测下。

    方先觉送出遗书后,抱着必死的决心,联合衡阳民众,舍命抗敌。

    这部分属于真实历史。

    但在身边军民一个个倒下时,蒋介石允诺的援助、援兵,却始终无法到达。

    方先觉看清了国民政府统治阶级的本质,内心的信仰轰然倒塌。

    心如死灰之际,他选择向日军投降,保全手下伤兵的生命。

    我们看片名《援军明日到达》,本身也带着一种反讽的批判口吻。

    这样一来,人物动机立住了,电影立场的问题,也顺便解决了。

    当然,正片是否真的是这样处理,又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还要等电影上映之后才能知晓。

    第三,于和伟的表演。

    于和伟的演技毋庸置疑。

    但这次遇到的角色,确实非比寻常。

    这个人物到底会是怎样的面貌?

    一开始的正派,会不会演得样板化?

    在援兵迟迟不到时,他又会经历怎样的心路折磨?

    这部分情绪戏能否表现到位?

    再加上上次于和伟饰演的另一位军人角色林彪,整体口碑并不是很成功。

    整体来看,这些都很考验于和伟的演技。

    03、

    提起刘和平导演,也许网友们并不熟悉。

    但如果皮哥列出《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这些热播大剧,大家肯定都知道。

    而这些都是出自刘和平编剧,他也是《大明王朝1566》和《北平无战事》的总制片人。

    中学语文教师出身的刘和平自幼爱好中国文学,精通《古文观止》、《御批资治通鉴》,古典文学功底十分深厚。

    文字创作上,他写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和《李卫当官》。

    这些都先后被搬上荧幕并取得成功,深受大众喜爱。

    1953年出生,身为湖南衡阳人的刘和平,对衡阳抗战历史的了解肯定比一般人深入,对于衡阳这个城市的感情也比你我都要更加深厚。

    以刘和平的水平,由他来执导一部讲述“衡阳保卫战”的电影,在剧本的打磨和对历史细节的把握上,皮哥觉得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虽然影片阵容汇集于和伟、杨洋、万茜、李光洁等一线演员,参演人数超过2000。

    但这毕竟是刘和平首次担任电影导演,且还是一部战争电影,从制片、编剧到导演,从电视剧到电影的跨度有点大。

    电影的运镜、故事编排、情节过度、人物对白,这些都是和电视剧截然不同的,以刘和平的才华能否胜任,这些都要等电影上映我们才能找到答案。

    在《长津湖》、《水门桥》、《志愿军》这些抗美援朝大片之后,观众最想看的依然是抗日题材电影。

    《八佰》的成功已成过去,31.1亿票房也许只是个开始。

    于和伟和刘和平导演的这部电影,或许又要掀起一个新的高潮了。

    今年是导演转型大热年,胡玫导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即将与观众见面,而在此时刘和平导演也推出他的《援军明日到达》。

    这两位在电视圈早已成名的行业大咖能否在电影圈再创辉煌,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电影《带彩球的帐篷》首映 胡玫带病力撑大学同窗
    下一篇
    成龙修复《飞鹰计划》登陆戛纳海滩放映 反响热烈

    评论

    共 0 条评论